在生活中,我们不难发现,许多人的心理困扰,往往都能追溯到一个简单的字——“怕”。怕失眠、怕失败、怕社交……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字,却如同漩涡一般,将无数人卷入负面情绪的深渊,引发焦虑、自卑、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。
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《小公务员之死》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。一位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,不小心打了个喷嚏,可能溅到了坐在前排的退休将军身上。他急忙向将军道歉,将军并未在意,礼貌回应。然而,这位公务员却自此惶惶不安,无法定心。在接下来的演出中,他反复向将军解释、道歉,这让将军逐渐不耐烦,让他别再打扰自己。事情本应就此结束,可公务员回家后愈发恐惧,担心将军认为自己是故意冒犯。于是,他一次次去找将军道歉,最终彻底激怒了将军,被怒斥“滚出去!”。没想到,这位公务员竟被这一吓丢了性命。与其说他是被“一个喷嚏”害死,不如说是被自己的“胡思乱想”和无尽的恐惧所吞噬。
其实,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,就会发现,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源于“怕”。比如那些内心自卑的人,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好。即便他们拥有不错的实力和能力,却还是习惯低估自己,稍有不如意就自我贬低。由于害怕被他人评判,担心自己表现不佳,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充满防御性,甚至会逃避聚会等社交场合。
而内心焦虑的人,则大多害怕未知,恐惧不确定的结果。当面临重要的事情,比如参加演讲时,他们内心纠结,夜不能寐,紧张害怕让精神世界变得高度混乱。究其根源,同样是因为“怕”,怕失败,怕带来不良后果。
由此可见,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,都源于“怕”。
深入剖析“怕”的内在根源
“怕”这种情绪的背后,有着深刻的生理和社会学因素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01
自我保护的本能机制
害怕是人类与生俱来的,是基因赋予我们面对未知危险的自我保护能力。心理学的“视觉悬崖实验”便是有力证明。实验者在房间地板上设置一个看似有深坑的区域,上方搭着简易玻璃栈道。当让小宝宝站在桥的一端,妈妈在另一端拍手呼唤时,小宝宝却不敢前行。这充分说明,恐惧是根植于基因的一种认知能力。
02
自我认知的缺失偏差
除了生理因素,后天形成的自我认知不足也是导致“怕”的重要原因。很多时候,我们的恐惧源于认知的局限。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,产生的情绪和心理反应也会不同。比如,一些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正确认识,总是低估自己,不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,从而产生害怕和不安的情绪。
03
过往经历的深刻影响
过去的失败经历,或是被批评、嘲笑的记忆,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。当再次遇到类似情境时,这些记忆就会被触发,让人感到极度恐惧和不安。
铸就强大内心
从容战胜恐惧
既然“怕”是根源,那么学会应对恐惧,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。以下三点建议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克服恐惧:
01
重塑认知,拨云见日
人人都有恐惧,但我们常常忽略一个事实:这个世界上,真正值得恐惧的事情其实很少,大多数恐惧都源于我们的想象。就像《小公务员之死》中的公务员,他的担忧和害怕更多是自己想象出来的,并非客观事实。我们的内心常常会自己制造恐惧,自我恐吓。所以,当感到害怕时,不妨停下脚步,问问自己:“我的认知是正确的吗?我的思维方式是否存在偏差?”
02
付诸行动,直面恐惧
有些恐惧是由于敏感化作用产生的。想要摆脱恐惧,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它。心理学上的暴露疗法,根据症状严重程度,采用快速或缓慢暴露的方式,帮助人们脱敏。比如害怕公众演讲,就多找陌生人聊天,经过大量练习,紧张感自然会减轻。对于有社交恐惧的人来说,虽然害怕与人交往,但人作为社会性动物,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。不要逃避,勇敢地与人交流,慢慢地就能克服恐惧。
03
培养强者思维,锻造坚韧内心
强者思维是一种积极、坚定且富有韧性的思维方式。拥有强者思维的人,面对恐惧不会轻易退缩,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。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,不被失败打倒。要修炼强者思维,首先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恐惧,承认它的存在,而不是一味逃避。同时,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,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。每一次成功克服恐惧的经历,都是对强者思维的强化。此外,保持积极的心态,关注事情的正面,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,也是培养强者思维的重要方法。
当我们学会正确应对恐惧,不断提升内心的力量,就能逐渐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,以更加从容、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致最爱的同学们:
正如雷军在年度演讲中所说:“勇气不是不感到害怕,而是即便害怕也依然前行。”人生,诸多心理问题追根溯源,往往都绕不开一个“怕”字。它如同隐匿在心底的暗影,悄然滋生着焦虑、自卑等负面情绪。然而,“怕”绝非是无法战胜的劲敌,它更像是成长路上的试炼石。当我们鼓起勇气,直面内心的恐惧,不断锤炼出一颗坚韧强大的内心时,便如同冲破阴霾的阳光,终将看见人生那片繁花似锦、美妙绝伦的风景。
如果你也有心理上的一些小烦恼,欢迎向我们倾诉!
地点:介夫楼309旁(智能建筑学院心理咨询室)
联系人:金老师
联系电话:0577-85100082
智能建筑学院心理健康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