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建筑学院

心理健康

当前位置:首页 >学生工作 >心理健康

心森林 | 第二十八期:从言语看素养:厉害的人都爱说这三句话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5-03-29 阅读:

在交流中,我会发现每个人都一些口头禅 比如,有的人比较强势,习惯性地打断你,经常把先听我说挂在嘴边; 有些人缺乏自信,他的话语也多是怀疑的语气:可能吧”“真的假的 如果你仔细观察,你就会发现: 那些越是厉害的人,越喜欢把这3句话挂在嘴边。

 

一、我可以的

在生活里,很多人都缺乏勇往直前的勇气。面对挑战时,总是下意识地往后退,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。我们习惯了待在舒适区里,享受着熟悉和安稳,害怕冒险,担心一旦失败会承担不好的后果。

但其实,成功往往就藏在我们勇敢的尝试之中。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呢?就是因为敢于挑战、勇于尝试的人实在不多。那些优秀的人,往往更有冒险精神,他们乐于去尝试新事物。也正因为如此,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,他们总是会把我可以的这句话挂在嘴边,给自己打气。

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花盆效应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好比花盆里的花,每天在花盆的一方小天地里,有泥土、水分和养分的滋养,表面上看生长得很顺利,没什么可担心的。可实际上,这样的花非常脆弱,一旦遇到风雨,根本无力抵抗。

人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如果长时间待在舒适的花盆里,就会慢慢变得安于现状、不思进取。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,在不知不觉中,危机已经来临,最后只能被淘汰。

所以,别在舒适圈里待太久了。试着去挑战自己,突破自我,不妨就从坚定地说出一句我可以的开始吧。

二、你怎么看

现实生活中,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固执且习惯反驳的人。别人提建议,话未说完就被打断:听我说,我才对,你说的不行。老师指出问题,也一味辩解:不是我的错,和我无关。

曾有社会心理学家分析过,这类习惯性反驳的人,内心往往比较自卑。因缺乏自信,便通过拒绝、贬损他人意见,来强调自己的正确。其实,他们是害怕他人的观点,想用质疑批评来获取自信。而优秀自信的人,内心强大稳定,不怕比较和社交挫折。他们平等待人,愿倾听他人想法,会说你怎么看,尊重他人表达。这种尊重促进了有效沟通,也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与合作中更受欢迎,建立起优势。

三、谢谢

稻盛和夫说:活着,就要感恩,对一切都要说谢谢! 有了这样一颗能够感受幸福的心,才能活得更加滋润,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。这是做人做事应该有的基本心态。 曾经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:每周说谢谢超过20次的人,压力指数只有25.8%;而一次也不说的人,压力指数则是它的二倍之多。 也就是说,喜欢说谢谢的人,幸福感普遍更高。 也的确是这样,喜欢说谢谢的人,通常被视为有礼貌、懂得感恩和尊重他人的人。这种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积极、和谐的人际关系,从而增加他们的幸福感。 谢谢两字很轻,但内里表达是善意,骨子里是礼貌和素养。 

心理学上有个词,叫共情,意思是说,一个人对于他人的情绪和情感有强烈的感知能力,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与他人内心的共鸣。 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:共情实际上是个体能够感受到对方内心的真实情感,并且能够通过这样的感情,清楚对方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方式。 那些喜欢说谢谢的人,实际上都拥有比较强的共情能力与感知能力。 受人之恩时,不论大小,他总会设身处地去换位理解,能够快速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变化,并且能够快速反应,给予对方支持、鼓励或是安慰。他们善于将心比心,为人真诚有分寸,简单又纯粹。 所以,他们总会将谢谢挂在嘴边。 这样的人,总是能用真诚的话语温暖人们的心坎,也同样能够以真诚换来真诚。

 

致最爱的同学们:

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伍迪·哈里森说过:一个人在谈话的过程中经常挂在嘴边的话,流露出他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。 他常挂在嘴边的话,其实就是读懂他内心世界的显微镜。大学生们,语言是思维的外衣,也是心灵的窗户。留意自己常挂在嘴边的话语,审视其中透露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,有意识地培养积极、健康的语言习惯,方能在大学这个美好的时光里,实现知识的增长、人格的完善,收获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。

如果你也有心理上的一些小烦恼,欢迎向我们倾诉!

地点:介夫楼309旁(智能建筑学院心理咨询室)

联系人:金老师 

联系电话:0577-85100082

智能建筑学院心理健康中心

IMG_2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