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建筑学院

团学风采

当前位置:首页 >学生工作 >团学风采

“青耘瓯脉文化”7.5活动:探寻瓯越文化根脉,赋能城市发展新篇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5-07-05 阅读:

龙舟文化博物馆

 

2025 年 7 月 5 日上午 8 时,青耘瓯脉实践队怀揣对瓯越文化的探索热忱,踏上实践任务的首站 —— 温州龙舟博物馆,开启以 “溯源龙舟文化根脉,赋能地域文明传播” 为主题的文化考察之旅。

IMG_256

一进博物馆,我们首先了解了博物馆的板块:温州市龙舟博物馆围绕 “劈波斩浪、水上狂欢 —— 走向世界的龙舟文化” 主题,精心规划展陈空间,馆内设有多个特色板块,各板块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,展现了龙舟文化在不同地域和发展阶段的特色。馆内的龙舟类型丰富多样,从传统工艺制作的古龙舟,到独具创意的民俗特色龙舟,每一种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。进入展馆我们就被各式的龙舟造型吸引,有古龙舟、首饰龙、板凳龙、虾蛄龙、拼字龙等,还有温州古龙舟的模型展示,这丰富了我们对于温州文化的认识,对温州文化的传播有了意识上的信心。随后在 “龙舟与温州人” 主题展厅,一段 1984 年温州塘河龙舟赛的影像资料引发热议。画面中百舸争流的场景与当代温州商人 “商行天下” 的创业精神形成跨时空呼应。实践队成员通过采访博物馆研究员获悉,温州龙舟赛蕴含的 “协作拼搏、敢为人先” 精神,正是当代温州经济模式的文化基因。队员蓝同学在考察笔记中写道:“当了解到龙舟竞渡曾作为温州商人联结商路的社交媒介时,突然理解了为何说‘一条龙舟划出了温州的市场经济雏形’。

IMG_257

 

 



马鞍山公园

 

在参观完龙舟博物馆后我们感触颇深,迫不及待前往下一处地点,追寻温州生态与城市建设。在公园实地考察中,队员们重点记录了马鞍池公园 “夏荫” 的景观特色:郁金香花田打造的网红打卡地、夏季榕树林形成的天然凉棚、阳光草坪的休憩空间,构成了城市居民逃离快节奏生活的 “生态缓冲区”。队员们特别关注到公园将古代 “筑池蓄水” 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技术结合的设计,如荷花池兼具景观与调蓄功能。队长林同学表示:“这种‘以古鉴今’的城建思路,对我们优化社区规划方案极具启发。

IMG_258

此次对龙舟博物馆与马鞍池公园的考察,实践队以 “文化溯源 — 生态对标” 为双主线,构建起对温州城市发展的立体认知。在龙舟博物馆,通过解码 “选木七忌” 的传统工艺与 “以舟联商” 的历史逻辑,揭示出瓯越文化中 “协作拼搏” 的精神基因;于马鞍池公园,从古代 “筑池蓄水” 智慧与现代海绵技术的融合中,提炼出 “古今对话” 的生态城建范式。

IMG_2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