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建筑学院

心理健康

当前位置:首页 >学生工作 >心理健康

心森林|第二十一期:心理揭秘:抑郁症,不是矫情,更非玻璃心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5-02-08 阅读:

在这个快节奏的大学生活中,我们时常忙碌于学业、社交与各种活动中。然而,当有人透露出情绪低落、对事物失去兴趣时,周围却常常响起这样的声音:“你怎么又不开心了?”“别这么矫情好不好?”“你就是玻璃心了!”这些看似无心的话语,实则如同锋利的刀刃,深深刺痛着那些正在经历抑郁症困扰的同学。

首先,我们必须明确:抑郁症,绝非矫情,也绝非玻璃心。它是一种以情感低落、思维迟缓、言语动作减少为典型症状的心理疾病,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,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。据研究显示,抑郁症已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,全球约有2.8亿人患病,其中不乏我们的同龄人。

那么,抑郁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?

1. 心理社会因素:生活中的重大事件,如学业压力、人际关系问题等,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诱因。长期持续的不愉快情感体验,以及对自己不合理的认知,如自卑、自责等,也容易诱发抑郁症。

2. 躯体疾病因素:身体健康问题同样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。一些慢性或严重的躯体疾病,如癌症、糖尿病等,常常伴随抑郁症的出现,并使原有病情加重。

3. 不良生活习惯:酒精、药物的滥用,以及不规律的作息、不健康的饮食等,都可能导致体内激素失衡,进而引发抑郁症。

面对抑郁症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?

1. 给予关怀与爱:作为同学和朋友,我们应该多理解、多倾听、多关心那些正在经历抑郁症的同学。避免指责和过度询问,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、被关心。

2.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:鼓励抑郁症患者积极参与活动,融入互助社群,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。同时,注意饮食健康,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。

3. 调整思维方式:教导抑郁症患者学会识别和挑战消极思维,用更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。进行放松训练,如深呼吸、瑜伽等,减轻身体和心理的紧张。

4. 寻求专业帮助:当出现抑郁情绪时,应及时向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寻求帮助。遵循医嘱服药,定期复查,根据病情调整治疗策略。

让我们共同关注心理健康,为身边的朋友和同学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。抑郁症并不可怕,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、去关爱,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走出阴霾,迎接光明的未来。

致最爱的同学们:

史蒂芬·霍金所说:“无论生活多么艰难,总有一些事情可以做,并且成功。”面对抑郁症的挑战,我们不能被其击倒,而应积极寻找应对之策。抑郁症或许让人倍感无力,但请相信,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,也总有希望的光芒在闪烁。我们可以学习新知,培养兴趣,调整心态,或是向专业人士求助。每一步努力,都可能成为我们战胜抑郁症的关键。

让我们铭记霍金的话,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,用实际行动去证明:无论遭遇何种困境,我们都有能力去改变,去实现自己的价值,去拥抱属于自己的成功。 

如果你也有心理上的一些小烦恼,欢迎向我们倾诉!

地点:夫楼309旁(智能建筑学院心理咨询室)

联系人:厉老师

联系电话:0577-85100082

智能建筑学院心理健康中心
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