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建筑学院

团学风采

当前位置:首页 >学生工作 >团学风采

“青耘瓯脉文化” 7.13 活动:探寻瓯越文化根脉,赋能城市发展新篇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5-07-13 阅读:

2025 年 7 月 13 日,怀揣着对瓯越文化的强烈探索欲望,青耘瓯脉实践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征程。此次行程以 “溯源瓯越文化,赋能城市新篇” 为主题,精心规划路线,依次走访江心屿、九山公园、妙果寺和五马街,从历史、生态、宗教和商业等多元维度,深度解读温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发展脉络。

IMG_256

 

首站江心屿:千年诗韵与历史回响交织

 

清晨 8 时,实践队迎着朝阳抵达江心屿。这座素有 “中国诗之岛”“世界古航标” 美誉的江中小岛,宛如一颗璀璨明珠,静卧于瓯江之上。队员们首先被东西双塔所吸引,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,塔身精致,佛龛内佛像栩栩如生,历经岁月洗礼,艺术价值极高;东塔则始建于唐咸通十年,虽因近代列强侵略而中空无顶,却因为榕树而扎根塔顶,形成 “绿荫成顶” 的独特景观,残缺中更显历史沧桑。

踏入江心寺,队员们被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的叠字联 “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,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” 所震撼,巧妙的文字组合,蕴含着深远的意境。寺内,文天祥的《北归宿中川寺》诗篇,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其满腔爱国热忱。队员小李不禁感慨道:“行走在江心屿,仿佛穿越千年,每一处古迹都在诉说着温州的历史变迁,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胜地,更是瓯越文化的精神高地。”

IMG_259

 

 


第二站九山公园:城市绿肺中的生态与古韵融合

 

告别江心屿,实践队来到九山公园。内侧九山湖波光粼粼,南端的落霞源水面宽广,曾是国家跳水队表演的天然舞台。公园内,以迎宾阁为中心的金山亭、议事厅等景点,布局精巧。松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山上广植青松,山坪如台,唐代高僧宿觉大师圆寂后葬于此。

山巅的冰壶道院、仙人井等古迹,吸引着队员们驻足探寻。队长小张表示:“九山公园完美展现了温州的山水格局,古代的造园智慧与现代的生态理念在这里相得益彰,也为城市居民打造了一处休闲、娱乐的生态绿洲,对我们思考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极具启发。”

IMG_262

第三站妙果寺:古刹声中的宗教文化传承

午后,实践队来到妙果寺。这座始创于唐神龙年间的东瓯著名古刹,坐落于松台山南麓,虽历经战火与重建,却依然保留着雄浑庄严的气势。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阁等的建筑雕梁画栋,飞檐斗拱,赵朴初、沙孟海、南怀瑾等大家的题字匾额,更为古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
寺内的 “猪头钟” 传说,引发了队员们的极大兴趣。相传宋神宗元丰年间,一奇特客僧以猪头骨铸钟,钟成后顶上有二猪首拼作钟钮,故而得名 “猪头钟”。队员小赵在笔记中写道:“妙果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圣地,更是温州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,这些传说和故事,是瓯越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。”

IMG_265




第四站五马街:古街新韵中的商业文化变

行程的最后一站,实践队来到五马街。这条古街道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,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,全长四百米,宽十二米,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,距今已有 1600 多年历史。据唐时《古今风俗通》记载,因王羲之为永嘉太守时,庭列五马而出名。

如今的五马街,在保留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基础上,成为了温州商业文化最为浓厚的地域。第一百货商店、五味和副食品商场等老字号店铺林立,与新兴的时尚品牌交相辉映。实践队通过采访商家和游客,了解到五马街从传统商业街向现代商业文化街区的转变历程。队员小钱说:“五马街见证了温州商业的繁荣发展,它的成功转型,为其他城市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商业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,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。”

IMG_268